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的概念与区别发表时间:2021-09-22 16:25 >> 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不同的岗位,其职业危害不同,罹患职业病也就不同。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法定职业病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 职业病病人待遇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并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如该病人不曾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则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病人的最后一个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该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则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 什么是疑似职业病? 疑似职业病病人待遇 >>什么是职业禁忌证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过程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禁忌证是相对职业病而言的,不同的职业病所对应的职业禁忌证也不一样。 >>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的区别 当发现身体患有与所在岗位相关的职业病症状时,就可以说是患有疑似职业病了。这时候就要去做体检、诊断与治疗、鉴定等,直到政府机构(有资质的卫生局)鉴定为职业病,病人才能确认为职业病病人,才能依法享有职业病病人待遇。
|